陈奕迅唱歌用的是胸腔共鸣,这个把握难度不小,像他的很多歌曲听起来感觉非常容易,但是却一唱就跪。
他的歌曲特点是喜欢徘徊在男生最难的换声区a1附近的音区,这段音区比纯飚高音更难唱,并且咬字极其频繁,换气难度非常大,陈奕迅换声技术非常强大,总能游刃有余地在两个音区间来回转换,有种在钢索上跳跃的紧张感与音律感。
假声是很多歌手的痛脚,像林志炫假声非常高,但是略显单薄,而陈奕迅的假声因为有气息的支持,闭合控制很好,轻盈却不虚弱,带有少许喉腔共鸣,跟真声的衔接非常一致,近乎无痕了。这就是听起来容易,唱起来难得原因。
而且陈奕迅善用belt技术时,让歌曲的戏剧效果成倍地增强,让人听起来张力大,内力足,共鸣浓烈,爆发力强,可以在一首歌中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差。
上面说的都是关于技术方面的,其实陈奕迅为人称道的不是技术,而是唱歌情感的融入。陈奕迅唱歌,就像讲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不同的歌曲,用不同的腔调、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声音表情,所以你感觉他唱歌有画面、有角色、有情景、有灵魂,能深深击中你心底最柔软那一块情绪。
如果流行歌手歌唱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初级的像薛之谦、吴克群、王心凌一类的歌手,演唱意识停留在“深情大流行”层次,挺多让人腻;中级歌手像邓紫棋、林宥嘉,谭维维一类歌手,歌曲自然不做作,演唱有一定情感融入;而高级歌手讲究的是感情的共鸣,歌曲听来看似平淡,实则暗藏酸甜苦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陈奕迅无意算是高级高手中代表之一,跟王菲、周华健、林忆莲、张学友一派老歌手不分伯仲。
陈奕迅会写歌吗?
陈奕迅肯定不是创作型歌手,但是写歌的能力肯定必备的。事实是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大部分的专辑他都会保留一两首作曲的歌,甚至也有为其他歌手写过歌,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写给谢霆锋的《改造人》。
其他自己演唱的歌曲也不乏一些非常有些的歌曲,例如收录在第一张专辑中的《反高潮》、收录于专辑《H3M》的《沙龙》、还有收录于专辑《认了吧》之中的《白色球鞋》还有《落花流水》,就是上佳的作品。
其他创作的歌曲还有《那一夜没有说》、《狂热革命》、《新生活》、《温室效应》、《怪物》等,写给其他歌手的包括谢霆锋《改造人》、李克勤《换季》、郑秀文《肖邦写过的歌》、梁汉文《PG家长指引》,还有一首陈奕迅作曲,刘德华作词,两人合唱的《兄弟》。
陈奕迅的每一首歌曲都装着一个故事,需要用心去倾听,才能听到有不一样的感受。遗憾的是现在日益浮躁的社会,很多人连静下心认真欣赏一首歌的耐心都没有了。
其实无论不喜欢的人评价再多,只要喜欢的人喜欢,那就足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