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来,黄州区民政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基础,坚持以民为本,贴近基层老百姓所需所盼,针对特定人群,致力于打造民政工作服务的基层新载体,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贴近特困人群,实施“阳光行动计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由“保基本、广覆盖、重投入”向“科学提标、精确施救、专业化管理”转型,确保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的通知》、《关于调整规范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的通知》、《关于对全区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单独全额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黄州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8个,在对全区城乡低保进行了适度提标的基础上,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自付费用报销比例也由原来的55%提高到60%,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对象由原来的80%提高到100%;提出对患有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0个病种的困难群众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救助比例提高到70%。同时,规范低保工作机构,将“黄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局”更名为“黄州区社会救助局”,成立了黄州区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对中心,并与公安、人社等多部门和机构联合,建立起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二是贴近老龄群体,构筑“养老服务体系”。据统计,截止2014年3月,黄州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13.97% ,略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口老龄化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在全面发放3994名老人高龄补贴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把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予以重点推进。区、乡两级财政分别列支200万元,按每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万元的标准,扶持建设20个示范点。并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设施设备、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队伍、统一运营模式”的“六统一”标准。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对我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将我区纳入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争取到“中央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56个,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并在基层农村福利院开展“星级达标”工程,我区7家农村福利院中已有2家成为“全省三星级福利院”。
三是贴近基层群众,打造“智慧黄州平台”。完善落实基层民主制度,是民政工作的传统职能,也是党的十八大围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做出的新的部署。在农村率先启动全省第一家便民服务电视信息互动平台——“为民服务智慧黄州平台”。该平台运用安卓系统与广电数字化传输技术结合,构建了黄州资讯、党教平台、政策宣传、科技天地、平安视频、便民服务、民意征询等8大信息板块。该平台的建设,除能让老百姓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各方面资信、学习新技术外,对于网络代办事务、加强平安建设、实现政府与老百姓的良好互动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阳光村务”版块,实现了各村“党务、村务、财务、事务和服务”的电视公开,将积极推动我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今年该平台的建设已列入区政府“十件实事”,将覆盖全区。
四是贴近社区居民,推进“服务再造工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的要求,把社区服务的转型升级当做夯实基层政权的一项工程来抓,联合华中师范大学进行顶层设计,大力实施“社区服务再造工程”。再造服务体制机制,重点理顺和规范社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引导各社区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多元治理结构。同时,逐步减少居民委员会协管、协办的行政性事务。再造服务阵地,全面建设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到2014年初,全区所有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均在800平方米以上,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功能布局、统一外墙色调、统一社区标识、统一补助标准)。再造服务队伍,重点建好社区干部、社工和志愿者三支队伍,现已有社区两委班子成员234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以网格员为主的社工480人,培育社区服务志愿者3800人。再造服务平台,通过实施“三化三全”工程,全区共划分社区网格391个,并在区、街、社区三级全面建立党建推进中心(站)、便民服务中心(站)、综治维稳中心(站)、网格管理中心(站)为主的四中心(站)建设,构筑开展社区大服务的平台。再造服务内容,全区广泛开展“两代”为主线,即为政府代办事务,为居民代办事宜,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适时性服务。同时,创新服务方式,以柜台服务、上门服务、网络服务、中介服务等形式,实行挂牌服务、开放服务,让居民时时、事事得到满意服务。(bet365体育在线怎么样 王立三 程邈 饶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