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董必武天资聪颖慧敏,自幼勤奋好学。涉世后,他不攀权贵,淡泊功名。但因其四叔及老师敦促,他仍不得不参加了科举考试。毕竟在封建社会,父辈、老师之愿难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乡试之年。乡试前,依规须先举行县州府试,府试中者方为秀才。是年六月,董必武先后应黄安县试和黄州府试。那时交通不发达,道路坎坷,从黄安到黄州相距200多华里。董必武自挑行李,步行到黄安县城倒水河坐木排,经长江到黄州起坡,再步行到考棚街,住宿在严家巷口萧姓人家。参加府试,榜上有名。同年八月,董必武又与几个挚友相约,挑着行李,长途跋涉,到省城武昌应乡试。彼时,董必武年尚17岁。
宣统二年(1910年),本在麻城县高等小学教国文的董必武,考取了文普通高等学堂,但家贫无钱赴省城读书。经文普通高等学堂监督纪钜伟介绍,在省城第一中学堂批改一个班的国文卷子,以其半工半读的不高收入,支付自己的学费。于是董必武与同乡学友吴绍南一同转入文高等学堂读书。后因每周英、法外语课9小时,高等数学课6小时及其它功课,学业甚为繁重,同时,阅卷工作量大而收入又不济糊口,董必武即向黄州府中学堂(今胜利街香格里拉花园内)校长、黄安人陈逵九写信,请求再谋他事。同年秋,应陈逵九之聘,董必武辞别文普通高等学堂,凭着自己厚实的功底,来到黄州府中学堂教英语、国文,并再次住在考棚街严家巷口萧姓人家。
武昌首义后的第三天,已由黄州府中学堂返黄安的董必武闻讯武昌首义成功,心情无比激动,遂愤然剪去头上的辫子,表示与清廷誓不两立的决心。当天,他收拾行装,连夜赴汉,投身辛亥革命。湖北都督府成立后,他在府内任勤务。后经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黄安人刘树纪介绍,董必武到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后改为财政司)任秘书。
1912年9月,董必武升任财政司总务科长。其间,鉴于湖北财政十分困难的状况,国民义捐局动员各界“慕义输捐”。为筹谋财源,董必武与黄安人何子智以理财部特派员身份,赴黄州募捐。启程时,董必武自带简单行装,执意辞掉了课长早已为他们准备的抬轿,与何子智一道步行来到黄州,再次入住考棚街严家巷口萧姓人家。当时,地方绅士正联名控告黄冈知事贪污。军政府委派董必武就地调查此案。董必武认真履责核查,结果证明该知事并无贪污行为,而是把钱开支在建立革命队伍上了。董必武力主正义,如实复命,得罪了黄州一些权势者,尽管遭到报复诬告,但仍正气凛然,坚持不谕对此案作了公正处理,深得民心。
董老辞世后,时为全国法治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全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董老办公室秘书的董老夫人何莲芝,遵董老生前之托来到黄州,寻找董老当年三住考棚街的萧姓人家,以致谢忱。经层层追寻,幸当时黄州镇有一工作人员略知此事,即将其后人萧某请到。岂料物是人非,萧某因未得前人告知,不明原由,断然否认,令董老夫人不胜感叹,在场者无不唏嘘。(殷焕成)
Copyright 2013-2014 黄冈市bet365体育在线怎么样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黄州区赤壁大道27号 电话:0713-8354629 鄂ICP备13009305号
本网站由 黄冈市信息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最佳浏览状态:1024*768 Resolution with Microsoft IE 6.0 Above